2025公益團體多元培力計畫-公益2.0:跨界、韌性、探索無限可能 臺北市北投婦女支持培力中心場次

張榮發慈善基金會2025年啟動「公益團體多元培力計畫」,邀集具實戰經驗企業師資實地輔導,協助12家中小型社福團體從四大面向優化營運,包含:
- 探索創新科技導入經營或服務的可能性
- 商業模式與快速成長營銷模式規劃
- 從捐款人視角轉譯公益團體說故事的能力
- 自媒體運營與創新發展、網紅產業支持品牌經營模式
本場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創業輔導顧問林子偉老師,協助臺北市北投婦女支持培力中心診斷文創市集的瓶頸與未來。
單親婦女與家庭婦女進入職場面臨諸多挑戰。因長期離開職場,等孩子成長後再重返時,會發現所需技能與以往有顯著落差;而單親婦女則因需照顧孩童,難以從事全職工作,兼職工作又缺乏穩定性,容易陷入經濟困境。因此,除了提供心理支持外,職涯探索與就業培訓極為重要。中心目前協助成立9個不同產品類型品牌,並不定期至各地市集販售獲取收入,然商品銷售成效有待提升,期望講師對這樣的模式提供整體專業建議。
林子偉老師分享,目前不定期不定點在市集販售,不易讓顧客建立印象與穩定關係。建議優先規劃出現在固定時間地點,或嘗試與其他廠商合作共同固定主辦,有利提升人流與曝光度。同時透過每個機會與顧戶建立連結,後續以低成本的LINE@經營線上銷售、透過Facebook 粉絲專頁及 Instagram 等社群平台,強化關係經營,提升品牌黏著度與回購率。
在產品面,目前9個品牌多屬非剛性需求類別,如小飾品等,顧客購買頻率與動機較低;相較之下,飲食類具生活必需性,在固定客戶規模持續擴大情況下,銷售量可被進一步放大,故建議針對這類產品優先投入資源和增加據點。
此外,針對目前營收表現較弱品牌,可定位為職業訓練平台,做為婦女進入職場前的實作與工作適應訓練場域;而營收較佳品項,則發揮資源共享母雞帶小雞功能,在財務或經驗上協助其他品牌,達成收入增加與整體婦女就業支持雙重目標。
婦女中心主任蔡孟吟感謝老師的建議並回應,中心的每個品牌,都是與服務個案共同討論發展出的珍貴成果,透過對定位的分析,讓自己釋懷不需再背負讓每個品牌成長的壓力,更清楚應將心力聚焦哪些工作與方向。不僅有助資源配置,也能清晰規劃發展路徑,為不同階段與需求婦女提供更具彈性與選擇性的支持方案,邁向穩定的經濟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