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公益團體多元培力計畫-公益2.0:跨界、韌性、探索無限可能 愛肯樂活工場

張榮發慈善基金會2025年啟動「公益團體多元培力計畫」,邀集具實戰經驗企業師資實地輔導,協助12家中小型社福團體從四大面向優化營運,包含:
- 探索創新科技導入經營或服務的可能性
- 商業模式與快速成長營銷模式規劃
- 從捐款人視角轉譯公益團體說故事的能力
- 自媒體運營與創新發展、網紅產業支持品牌經營模式
本場由八爪魚創意娛樂行銷有限公司創辦人林弈辰擔任業師,協助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愛肯樂活工場增加產品銷售。
愛肯樂活工場是培訓智能障礙者就業的庇護工場,由於智能障礙者的工作選擇有限,難以從事複雜的項目,但經訓練後可勝任重複性高、較簡易的工作,例如饅頭製作、禮盒包裝等。然而,隨著各項營運成本提升與照顧人才短缺,庇護工場的經營面臨挑戰,期望能透過本次培力課程,學習新媒體行銷策略,有效增加工場的產品銷售。
林弈辰指出,在選擇行銷合作對象時,需了解不同角色特性。KOL(關鍵意見領袖,全稱Key Opinion Leader)對追隨者具思想影響力,而KOC(關鍵意見消費者,全稱Key Opinion Consumer)則能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,因此行銷策略上,不應只看粉絲數,適時將KOL與KOC搭配,運用「連、爆、加、洗」影響力矩陣,能發揮更高綜效。「連」是長期合作、維持品牌形象;「爆」是快速建立風格、擴張知名度;「加」是透過優惠訊息促進購買;「洗」則是用社群討論,建立口碑、增加信任感。
在選品與訂價策略上,建議以40%的低價「引流品」吸引顧客,10%的「爆品」搶佔當季商機,30%的「利潤款」拉高整體利潤,以及20%的「常規款」維持店鋪基本運營。針對合作對象,藝人注重品牌與質感;部落客偏好獨特性商品;而團購主(團媽)則以民生、消耗品為主,追求最低價。依愛肯現況分析,與團媽合作可能是最合適的切入點。
此外,講師也提供另一種銷售思維,回歸產品本身競爭力,考量到心智障礙朋友或許無法製作高精緻度或複雜多變化的產品,建議可與外部店家合作,共同開發或附加其他商品銷售,藉此區隔市場,並擴大客群購買意願,為庇護工場產品開創新的可能性。
#公益團體多元培力計畫 #八爪魚創意娛樂 #愛肯樂活工場 #張榮發慈善基金會 #讓我成為你的翅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