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尖上的移民鄉愁

Nov 30.2021 | 作者 : 長青
圖說

住家附近,可有異鄉風味的小吃店?越式、泰式、川味或是廣式?菜色更是琳琅滿目,越式河粉及春捲,泰式打拋豬、咖哩雞、麻辣滷味、港式冰火波蘿包…,異鄉美食不僅融入本地的飲食文化,也讓大家日常的飲食多了些選擇。

訪查員認識不少新住民鄉親,來臺後面臨許多衝擊,首先得學著適應與自身成長環境大不同的生活,無論是食衣住行,或是更深層的禮儀規範、宗教及文化。

而人與人溝通的橋樑—語言,無論是華語或是臺語,都得重新學起,就像我們到語言不通的國家旅遊,必能體會那種溝通上的隔閡感,然而出國旅遊通常不過一個星期,但新住民的朋友來臺灣生活便是大半個人生,在如此的艱辛中,即使徬徨失落仍不忘持家,努力改變自己去經營新的家庭,期盼的是能盡快融入臺灣社會。

圖說

有人說味道是珍藏回憶的最佳方式,有些新住民為了分擔家計,會選擇以家鄉小吃做點生意,這些隱身在街坊巷弄的小吃店,以來自異鄉的美食滿足了在地人一張張挑剔的嘴。 除藉此拚經濟,新住民同胞也利用舌尖上的記憶,流露出濃濃的鄉愁,這一間間小吃店,不張揚外顯、安穩踏實地成長茁壯,用自己的方式,在臺灣這片土地上,一點一滴地烹煮出懷念家鄉的味道。

除了望見那殷勤招呼客人的笑臉,我們可曾意會到廚房中罐罐名為思念的佐料?

也許大家下次在新住民的家庭小吃店大快朵頤之際,也可問候、關心一下離鄉背井的他們,讓那一道道異鄉美食也飄出台灣關懷味,使新住民同胞感受到--他鄉,也變故鄉了!